“普世思想”的定义与栏目说明
普世思想 (2013-09-25)
★“普世思想”栏目说明普世思想这一概念是薄法平先生在《人类的起源》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,并给出了基本定义,后来他又在《人类的起源理论创新600问》中作了进一步的阐释,以近50000字的浓重笔墨,洋洋洒洒地全面论证普世思想。因而,有关普世思想基本理论的构建,内涵.. 全文
《人类的起源》,既出世又入世的理论体系
普世思想 (2013-09-22)
《人类的起源》核心思想的实质,是建立在科学和唯物的基础上,试图最彻底的破除一切迷信和偶像崇拜,深刻地揭示了宇宙、地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,发现了宇宙人就是“神”,史前人就是“仙”这一亘古之谜,揭示了宇宙人、史前人的客观存在,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.. 全文
人类从不同文明跨入大同世界的途径
普世思想 (2013-09-21)
在人类普世思想的孕育下,人类历史上先后诞生了佛教文明、基督教文明、伊斯兰教文明和马克思主义文明,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四个组成部分,构成了当今世界人类文明的主体,影响着世界,主导着人类的发展,决定着人类的前进方向。在人类历史上,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,长期表现.. 全文
马克思主义文明与宗教文明两者的关系
普世思想 (2013-09-20)
马克思主义文明与宗教文明之间,存在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的关系,主要表现在:第一,马克思主义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联系包括:一是都提倡奴隶和被压迫者的解放;二是都具有普世主义,具有拯救人类的愿望和道义;三是都批判个人主义,追求人的解放;四是都反对资本主义.. 全文
马克思主义文明相较于的宗教文明的优越性
普世思想 (2013-09-18)
马克思主义文明与宗教文明相比,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,主要表现在:第一,宗教是主张神明的,并把一切都归功于神明,而马克思主义干脆否定全部神明,并以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信仰作为自己先进性、革命性的标志。马克思主义对神明的否定,并不包含着对宇宙人和史前人的否定.. 全文
马克思主义文明的传播途径与拉美社会主义运动
普世思想 (2013-09-17)
★马克思主义文明的传播途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,马克思主义文明的传播大致有三个途径,即武装斗争、议会道路以及武装斗争与议会道路相结合。(摘自《人类的起源理论创新600问》第243页)★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意义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运动说明:信仰宗教与资.. 全文
普世宗教信仰排他性表现与发展特点
普世思想 (2013-09-16)
人类普世思想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,作为信仰具有排他性,由此带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第一,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。第二,伊斯兰教文明的坚韧性。伊斯兰教文明的传播有自己的特点,就是它的民族性。第三,基督教文明与佛教文明之间的冲.. 全文
以普世思想划分当今世界的人类文明
普世思想 (2013-09-15)
根据人类普世思想的传播地域和分布特征,当今世界的人类文明大致可以划分为佛教文明、基督教文明、伊斯兰教文明和马克思主义文明,呈现出鼎足之势。其中欧洲大部地区和美洲属于基督教文明;北非、西亚、中亚属于伊斯兰教文明;中国、日本、越南、朝鲜等国家属于马克思主.. 全文
人类普世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六大历史规律
普世思想 (2013-09-14)
佛教、基督宗教、伊斯兰教和马克思主义共同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普世思想,从其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中,可看出人类普世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规律:第一,人类普世思想诞生的时间基本上维持在间隔五百年的相对固有模式。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,公教诞生于1世纪,伊.. 全文
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历史功绩
普世思想 (2013-09-13)
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人类历史的积极发展,主要有三大历史功绩:第一,推动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,直接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——苏联诞生,使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从理论上升到实践。在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红色革命胜利影响下,西方.. 全文